体育博彩

当前位置: 体育博彩>>校园传真>>正文
【重温讲话 培根铸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日期:2024年03月20日 09:57  点击次数:

编者语: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别提出了“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体育博彩 召开了思政课建设专题研讨会。会上,体育博彩 六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围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谈感悟、提建议。透过他们的视角,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学校思政课五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努力践行立德树人职责的历史使命!

□严九发(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近10篇,获江西省第一批“专题+艺术”特色思政课、赣州市优秀社科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2020年以来,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红色+思政”的育人理念,以“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为抓手,让思政课鲜活起来,筑牢思政课程在有色金属人才培养中的坚强阵地。

一是以红色资源浸润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学院立足赣南的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思政”的思政课程品牌,打造红色思政“金课”。用“大思政理念”改革思政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牵引,推进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每个教研室每学年开展了6场次的集体备课会;开展了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以红色为底色,开展“沉浸式”“思政大课堂”。以百年党史中的红色音乐为主题,开展了音乐思政课教学改革;以“VR+红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为载体,开展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实践;至于都长征第一渡、大余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地开展“一线课堂”;紧紧围绕获批的江西省家门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轨”“官田中央兵工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二是以“六要”好老师为标准强师提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学院紧紧把思政课程作为构建有色金属全产业链育人体系的关键课程,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活动、形成以教师教学竞赛、晒课和教学负面清单为主要内容的考评制度,完善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监控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冶金高端人才。

□王霞(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兼《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一流课程1门次,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专著1部,获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选拔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明确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思政课建设的成效显著,也提出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每位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迎来了春天。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获益匪浅,取得了许多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建设成果,这些成果让我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教学改革之路。回首近五年的教学改革之路,对我而言,教学真正实现了反哺科研,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让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在教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从个人职业生涯看,我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受益者。初心在三尺讲台,咫尺在匠心育人,今后的教学教研之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向习近平总书记对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八个统一”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标准看齐。

□胡小玉(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省市级课题5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就意味着做好科学研究是讲深讲透思政课的重要基础。

思政课涉及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师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将个中道理讲清楚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反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或者一味迎合学生而使教学内容浅表化、教学资源碎片化、教学设计低阶化,缺乏透彻的学理分析,就难以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做好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形成学术支撑体系,将研究问题、研究心得、研究成果恰当地展示在课堂上,在学生中间树立思维新、视野广,具有学识魅力的良师形象,让学生通过感受真理力量爱上思政课,最终实现信道—亲师—更信道—更亲师的良性循环。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教师真正持久的魅力源自内在的修养和学识,这恰恰需要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来维系。

我认为,思政课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略显不足的青年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契合新时代大学教育目标定位、助益学生长远发展的高阶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展现研究型大学思政课该有的样子,不因学生的喜好而随意使教学内容低阶化。唯有如此,才能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为大脑和心灵“补水”的课,而不至于成为一些人口中的“水课”。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以科研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赢得学生由衷的尊重。概言之,思政课教师应将相关科研成果和学术心得转化为教学资源,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打造学理型思政课堂,彰显用学术讲好政治、以科学增强信仰的独特魅力。

□朱晓珣(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获江西省第五届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还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具体要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做到“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我们必须要在三尺讲台上站得端,站得稳,要对我们所讲授的思想理论做到真信,只有我们自己做到真信敢言,才能够理直气壮地面对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导权,把讲台站稳。所以,对青年教师来说,我们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和增强是首要的,在政治方向和立场上我们要做到坚定不动摇,之后再思考和钻研授课方法和技巧等问题。其次,要想学生相信我们的所讲所言,就要对他们的现状给予足够的关注。要搞清楚当代思潮对学生群体产生了哪些影响,要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并思考这些困惑和问题要如何结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回应,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自身现状相结合。最后,我们要自尊、自信、自强。我们必须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思想主张,既要能抵御市场的诱惑,也要能承受错误思想的压力。我们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是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坚定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发展的神圣职责。

□李丹(体育博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主持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项目2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项)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成为“经师”。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思政课专业素养,才能支撑起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成为“人师”。思政课教师是一个最讲政治、最讲担当、最讲情怀、最讲纪律的群体。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要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好“授业”有术。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要善用创新的教学理念,详实的教学资料,通俗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形式打造精彩课堂,只有在课堂上赢得学生,才能在思想上武装学生。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更是需要“大先生”的时代。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把思政课打造成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培育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南昌校区怡心人文讲坛2024年第一讲开讲
下一条:深圳校友联谊会南昌分会校友回访母校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tiyubc.net 体育博彩-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