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吴杨、李尹报道:为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培养和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育博彩
经济管理学院“筚路求经,能管所及”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中央苏区烈士陵园、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旧址——白石万寿宫、第三次反“围剿”战斗遗址——方石岭进行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拜谒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血脉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英魂。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为那些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建造的安息之地,蕴含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天,实践团队在到达兴国县中央苏区烈士陵园后,与当地村干部一起步行走进陵园,园内气氛庄严肃穆,在团队成员有序进入陵园之后,望着眼前一面面篆刻着烈士姓名的黑色大理石,同学们都选择站立在碑前,默默地为逝去的革命者哀悼。在庄严的革命烈士墓碑下,安息着革命烈士,向前走,同学们发现正在为烈士墓碑清理杂草的阿姨后自发组织队伍加入除草的行列,在广场集合整队时,中央“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黄色的大字正熠熠生辉。同学们在参观与瞻仰中了解到了兴国县革命烈士陵园的由来,由衷地敬佩这些为新中国成立慷慨献身、舍身为国的革命烈士,也更加理解到了党为国家复兴所作出的贡献。
遍寻红色足迹 追溯红色记忆
当天下午,实践队队长朱俊带领实践团全体成员步行至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旧址——白石万寿宫。
沿途中,成员们感慨贺堂村巨大的变化,在体育博彩
经济管理学院持续的乡村振兴助力下,贺堂村的道路从杂草丛生到水清岸绿、从“窄弯陡”的泥土路到“宽直平”的乡村旅游柏油路、从矮屋低房到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今日贺堂,“华丽转身”,一幅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到达万寿宫,同学们与乡村振兴志愿者们积极交流,深入了解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的情况,白石万寿宫是第三次反“围剿”战役最后一战——方石岭战斗祝捷大会旧址,也是兴国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干部培训班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含义。万寿宫周围都张贴了此次大会相关人物简介,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下,加深成员们对革命先烈的了解,激发成员们的红色基因。
探访战争遗址 赓续红色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天,实践团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斗遗址——方石岭,感受着地势的险峻,同学们领略到了先辈们革命的热血,端详着指挥部的风貌,同学们体会到了将领们的挥斥方遒。
方石岭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境内,1931年9月中旬,第三次反“围剿”红军发动高兴圩之战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方石岭地形在隘口茶亭设作战指挥部,利用敌人欲逃快撤的惊慌心理,以伏击手段将敌包围歼灭,此次战斗共歼其一个师、一个炮兵团又一个营,俘5000余人,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这一仗,红军将敌第五十二师全部消灭,缴获步枪4500多支、机枪70多挺、花机关(冲锋枪)20多支、骡马200多匹、子弹120万发,总而言之,方石岭战斗是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继莲塘战斗胜利后的最后一仗,对于研究党史、军史、战史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同学们在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的过程中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红军的奋斗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此次体育博彩
经济管理学院“筚路求经,能管所及”三下乡实践团队抓住时机,进行过党迹、党章、党史等学习,凝聚青春奋进力量,鼓励同学以奋斗为青春的底色和追求,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兴国县贺堂村红色乡村建设。
//jxgz.jxnews.com.cn/system/2023/07/04/020133502.shtml